关于上线2022年7月选修课程的通知
时间:2022-07-05 浏览数:48369

各位学员:

20227月选修课程已经上线,欢迎大家选学。本期课程名单如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近平同志《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导读

课程时长:161分钟(4讲,4学时)

教师简介:王小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

课程简介:习近平同志关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首先重点阐述了学习《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以及相对应的代表性文献。其次阐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总体框架;其次强调,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强国大战略的内涵就是三新一高,实施三新发展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大四步总战略的最后一步大战略选择。最后重点分析了大战略的内在逻辑,即发展阶段决定发展理念,再决定发展战略和行动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相关内容,解释了新发展格局在哪里,我国为什么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规律性认识——深刻理解五个必由之路

课程时长:81分钟(2讲,2学时)

教师简介:李志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课程简介:20223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历程,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是植根伟大实践的规律性认识,也是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论断。本课程围绕五个必由之路,阐述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伟大复兴的道路选择、中国人民团结奋斗是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新发展理念是是伟大复兴的引领理念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伟大复兴的强大支撑五个问题。

3.“五个必由之路系列微课程

课程时长:43分钟(微视频6讲,3学时)

教师简介:专家组。

课程简介:20223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五个必由之路五个必由之路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具有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论断,既为我们弄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的内在逻辑提供了科学答案,也为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指明了前行方向。五个必由之路系列微课程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五个必由之路的根由入手,逐一破解每一个必由之路的思想内涵和科学认识,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读懂五个必由之路,弄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个必由之路的原因及其背后的深意。

党的建设

4.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课程时长:82分钟(2讲,2学时)

教师简介:刘炳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课程简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20221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为了深入学习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本课程以《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题,详细阐述了如何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党章党规党纪

5.《信访工作条例》解读

课程时长:113分钟(3讲,3学时)

教师简介:杨伟东,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教授

课程简介:信访工作是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信访工作条例》的发布为新时代人民信访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本课程首先指出信访有倾听民意、接受监督、解决争议和矛盾主要的功能,并强调了颁布《信访工作条例》的重大意义,详细阐述了《信访工作条例》的总体要求,具体包括三大基本定位、适用范围、指导思想。其次详细阐述了《信访工作条例》总体要求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等,介绍了《信访工作条例》的工作体制,强调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协调、信访部门推动、各方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最后详细介绍了《信访工作条例》的基本流程,具体包括提出、受理、办理;其次,简单介绍了《信访工作条例》的监督追责,其中监督包括督察、考核、督办、年度报告,并强调出现相关问题,需要追求相应的责任。

6.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信访工作条例》解读

课程时长:73分钟(微视频12讲,6学时)

教师简介:专家组

课程简介:稳定是发展的前提,社会大局不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信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党的执政根基、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信访工作不仅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群众监督党风的窗口。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才可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微课程,从《信访工作条例》入手,既解读条例中的新变化、新要求、新规定,也追溯新中国信访制度建立、发展、完善的几个阶段,同时还分析了在基层信访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以及可能的发展方向。用理论结合实践,用事实结合问题,不仅为广大党员干部提炼总结了新条例对新时代信访工作的新规定、新要求,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在新时代,面对信访工作的新变化、新问题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经济建设

7.党领导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及历史经验

课程时长:88分钟(2讲,2.5学时)

教师简介:曹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课程简介: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回顾总结党领导经济工作的成就与经验,对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光辉历程、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

8.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课程时长:49分钟(微视频10讲,5学时)

教师简介:李国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课程简介: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全面胜利,2021年历史性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完全割裂,要将脱贫攻坚工作中形成的组织推动、要素保障、政策支持、协作帮扶、考核督导等工作机制,根据各地实际需要运用到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健全上下贯通、精准施策、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那么如何实现有效衔接呢?本课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解析。

政治建设

9.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

课程时长:41分钟(1讲,1学时)

教师简介:杨小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简介:全面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要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指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本课程主要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全面依法治国的正确航向、协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

文化建设

10.从新时代文化建设伟大成就中汲取奋进力量

课程时长:67分钟(2讲,2学时)

教师简介:李媛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本课程主要通过坚定文化自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及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社会建设

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课程时长:93分钟(3讲,2.5学时)

教师简介:向春玲,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社部社会制度比较教研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程简介:党中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全面加强,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发展了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良好局面,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本课程重点讲解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12.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课程时长:76分钟(2讲,2学时)

教师简介:马宝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教授。

课程简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本课程阐述了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与历史性变革。

13.如何做好网上信访工作

课程时长:125分钟(3讲,3学时)

教师简介:杨小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课程简介:网上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通过党委和政府信访网站或电子信箱等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机关单位处理的活动。本课程首先重点介绍了网上信访的定义和特征,阐述了网上信访的优势,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减少信访人的劳顿之苦以及聚集人群而产生的风险。其次阐述了网上信访的主要问题,包括对网上信访工作还不够重视、信访信息系统深度应用还不够充分、网上信访基础业务还不够规范、网上信访问题落地解决还不够到位等,强调要大力推进网上信访工作,科学设置平台。最后强调要大力推进网上信访工作,让网上信访成为信访主渠道,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网上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快捷高效高质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注重多措并举助推网络信访出新果、强化网上信访工作组织保障等。

政策法规

14.《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解读

课程时长:83分钟(2讲,2学时)

教师简介:魏永忠,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教授。

课程简介:新时代政法队伍是捍卫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肩负着维护重要的职责任务。本课程主要阐述了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的具体要求,包括严禁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严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禁放任错误思潮侵蚀影响等内容。同时对十个严禁分别进行举例释义,例如傅政华涉嫌受贿、徇私枉法案;毛健涉嫌受贿罪案等。最后对十个严禁分别进行举例释义,包括河南司法行政系统顽瘴痼疾整改等;介绍了十个严禁的具体意义,例如有利于政法队伍建设,打造政法铁军等;提出保证十个严禁得到贯彻执行的对策,包括旗帜鲜明讲政治、制度安排强约束等。

15.加快政策红利释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解读

课程时长:110分钟(3讲,3学时)

教师简介:盛朝迅,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决策咨询部战略政策室主任。

课程简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本课程通过解读《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快政策红利释放,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首先介绍了2021年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三重压力;其次对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态势进行分析;重点强调了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变化,指出能源生产重心东移,形成美国、沙特、俄罗斯三中心。其次介绍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背景;通过案例分析,阐述了工业稳增长政策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阐述了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与新问题。最后强调要综合考虑黑天鹅影响,通过落实政策来稳住经济基本盘、畅通物流,保障工业顺畅运行和能源原材料稳定供应;指出未来产业经济发展方向,即高质量发展;重点阐述了未来实施的重大战略,即深度工业化战略=稳比重+高质量

16.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解读

课程时长:122分钟(3讲,3学时)

教师简介:单志广,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

课程简介:2022112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为应对新形势新挑战,把握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本课程首先介绍了数字经济的基本概念,指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阐述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大意义,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持续深化等六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础。其次重点分析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介绍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等,阐述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最后继续阐述了我干活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包括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内容,重点介绍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措施。

17.《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解读

课程时长:94分钟(2讲,2.5学时)

教师简介:李春顶,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课程简介:20221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住建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广电总局、国家乡村振兴局共十个部门联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数字乡村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本课程首先重点探讨了数字乡村的内涵、数字乡村建设的背景及重要性、数字乡村建设的相关文件,分析了当前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一步解读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总体要求和部分重点任务,其次继续解读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介绍了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的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经验,最后强调我国数字乡村建设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补足短板。

18.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解读

课程时长:164分钟(4讲,4学时)

教师简介:李湖生,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教授

课程简介:2022331日,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15条措施。202242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将会议部署的《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以国务院安委会文件形式规范化。本课程首先重点介绍了《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出台的背景以及内容概述。其次重点解读了《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的第一、二条措施,即严格落实地方党委安全生产责任、严格落实地方政府安全生产责任,讲解了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的基本要求和部门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继续讲解了《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第三条严格落实部门安全监管责任的放管服改革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相关案例及重点检查内容,解读了第四至第七条措施,即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企业主要负责人必须严格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深入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和牢牢守住项目审批安全红线。最后重点解读了《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第八至第十五条措施,即严厉查处违法分包转包挂靠资质行为、切实加强劳务派遣和灵活用工人员安全管理、重拳出击开展打非治违、坚决整治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着力加强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重奖激励安全生产隐患举报、严肃查处瞒报谎报迟报漏报事故行为、统筹做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工作。

19.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解读

课程时长:107分钟(2讲,3学时)

教师简介:曾明荣,中国安全生产科学院安全生产理论与法规标准所所长。

课程简介: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24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本课程首先详细讲解了规划编制的背景及过程,对《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全景图、思路逻辑、内容构思等进行了概述,围绕为什么防控和重点防控什么两大要点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做了相应的拓展性解读说明。其次围绕谁来防控、怎么防控、用什么防控这三个问题,对《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的要点作了梳理和相应的拓展性解读说明,最后基于安全生产规划的逻辑架构和两个至上等理念,对如何实现安全治理和建设安全管理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建议。

20.守耕地保护红线,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解读

课程时长:116分钟(3讲,3学时)

教师简介:王才亮,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课程简介: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中央始终把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来抓。要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数量为基础、产能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防止非粮化,确保农田就是农田。本课程围绕耕地保护的制度设计展开,首先提出耕地保护要以规划为抓手,阐述了耕地保护的计划管理与信息公开措施。其次介绍了耕地保护工作中占补平衡制度的难点,详细阐述了土地整理的三个关键,讲解了征地程序中的一般规定、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程序的具体改革。最后介绍了在土地征收程序中如何拟定补偿方案、签订征地补偿安置协议等内容,阐述了如何严格控制宅基地的审批,讲解了宅基地的保护以及当前宅基地管理面临的新问题。

21.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解读

课程时长:66分钟(2讲,2学时)

教师简介:王挺,中国科普研究所所长。

课程简介: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程首先介绍了关于科学普及的历史缘起,探讨了科学素质的使命担当,指出两翼重要论述是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是编制新纲要的根本遵循,新时代对公众的科学素质提出新要求,要把握科学素质的新内涵、认清科学素质建设的新使命。其次探讨了科学素质的使命担当,指出要把握新时代科普之变,最后讲解了提升科学素质的纲要蓝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最后介绍了五大人群科学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和五大重点工程,以及相关组织保障。

科学人文素养

2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解读

课程时长:130分钟(3讲,3学时)

教师简介:王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应急实验室副主任。

课程简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课程首先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的修订要点,并指出党中央对疫情防控高度重视,讲解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学特点、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点,阐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关于诊断、临床分型的具体内容。其次主要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病例的发现与报告章节,介绍了新修订部分及新冠核酸与抗原检测的区别,讲解了抗原检测的适用场景和人群,分析了实际应用中的衍生场景。最后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关于治疗、护理的具体规定;讲解了解除隔离管理、出院标准及注意事项,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医疗机构内感染预防与控制。

23.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特征与科学防控策略

课程时长:108分钟(3讲,2.5学时)

教师简介:刘民,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教授。

课程简介: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本课程首先介绍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的主要内容,阐述了新冠病毒及其变异株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的特点,重点讲解了新冠肺炎 COVID-19 )的流行病学特征。其次分析了Omicron变异株与COVID流行,分析了我国疫情的现状以及近期国内疫情的特点,重点阐述了我国新冠疫情防控的四个阶段。最后介绍了动态清零的理念,即在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的前提下,通过系列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种防控目标,讲解了动态清零的理论框架和效果,重点强调了现阶段坚持动态清零的意义。

24.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及应对

课程时长:165分钟(4讲,4学时)

教师简介:梁红,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主任。

课程简介:在精神疾病发展的早期,患者的经历和行为的许多变化可能是微妙的,而精神疾病的治疗就是要早识别、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精神科医生来说,首先要去学会识别精神病的症状。本讲首先介绍了精神病形成和发展时的常见症状,当发现一个人有精神病的问题时,在临床上,采取的是全程管理的治疗模式,阐述了重性抑郁障碍(MDD)的诊断标准。其次介绍了有关抑郁症的内容,包括抑郁症病人伴发躯体症状的出现率、发病年龄和发病机制,针对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患者,通过专业医生评估后,采取不同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介绍了双相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两种精神疾病,分别从风险因素、症状表现以及如何应对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最后介绍了失眠的定义、分类、构成、干预和治疗方法,阐述了酒依赖的识别、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讲解了出现自杀倾向的相关特征要点,指出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有自杀的风险,作为帮助者,需要对自杀有正确、科学的了解,才能很好地去进行自杀干预。

 

安徽干部网络学院         

202275日          


  • 0551-62636999
  • ahgbjy@18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