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线2020年5月份选修课程的通知
时间:2020-05-20 浏览数:4681

各位学员:

20205月份选修课程已经上线,欢迎大家选学,后期将陆续推出更多课程。本期课程名单如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导读

课程时长:78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汇报,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尤其是20202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主题,分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部署下一步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战略相持阶段”的一篇重要讲话。本课程重点讲解了此次讲话需要深入理解和重点把握的思想观点。

教师简介:李志勇,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授

国情与形势

2. 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

课程时长:87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述了大国概念的历史演变与重要地位,阐述了全球性大国与地区性大国,近千年来中国与世界大国的关系;全球主要大国实力对比态势以及美国的对外战略走向。讲述了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作用以及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框架的几点思考。

教师简介:张仕荣,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

党章党规党纪

3. 《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解读

课程时长:79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专门关于农村工作的党内法规,对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作出了系统规定,是新时代党管农村工作的总依据。本课程主要介绍《条例》出台的背景、《条例》中的总则和组织领导部分的内容以及《条例》中的主要任务、队伍建设、保障措施、考核监督和附则部分的内容。

教师简介: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建设

4. 大统战系列微课

1)统一战线内涵的转变

课程时长:12分钟

课程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统一战线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战略方针和政治优势,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其内涵也实现了从阶级联盟向非阶级联盟、从划分敌友向大团结大联合、从革命策略向治国方略的三次大转变。

2)党中央为何提出大统战工作格局

课程时长:8分钟

课程简介: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凝心聚力的作用。毛泽东曾强调,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邓小平曾强调,没有统一战线工作,任何一件事情都是办不好的。习近平强调,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那么,党中央为什么如此重视统战工作,又为什么要提出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

3)如何把握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内涵

课程时长:11分钟

课程简介: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深刻变化,统一战线所处的历史方位、肩负的使命任务也发生着重大变化,特别是在所有制形式更加多样、社会阶层更加多样、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的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干部应该如何把握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的内涵?

4)用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课程时长:9分钟

课程简介: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强调党的领导,也强调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党的领导,并不是不要民主,而是要形成更广泛、更有效的民主。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基本的体现。那么,如何认识政治协商的优势,如何理解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5)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理论渊源

课程时长:12分钟

课程简介:习近平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联组会上,首次提出“新型政党制度”的重大政治论断,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持续热议。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根植于中国土壤,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和国家治理需要。当然,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理论并非中国共产党人首创,它的形成有着丰富的理论思想渊源。

6)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世界意义

课程时长:9分钟

课程简介:当今世界,除了少数几个国家没有政党或者只有一个政党外,多数国家都是多个政党同时存在,这就带来了一个世界性的历史难题,即如何处理一个国家中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关系。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诞生,不仅对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价值,也为世界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及政党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7)新媒体环境下统战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课程时长:9分钟

课程简介: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注定它拥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实现人与人的自由交流,也能随时匿名散布虚假信息及言论。它的出现,不仅为统战部门及时了解党外代表人士的新情况新问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新平台,也让统战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变得更为复杂、更具难度。

8)如何做好新媒体环境下的统战工作

课程时长:9分钟

课程简介:习近平曾指出,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当今世界,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舆论的主阵地、主战场,网络媒体也已担当起社会舆论领袖的角色,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声音交汇、媒体事件多发。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情势,广大党员干部该如何提高应对能力?如何预防网络舆情危机?如何利用新媒体优势做好线上统战工作?

教师简介:专家组

政治建设

5. 加强法治监督,形成严密的权力监督体系

课程时长:107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法治监督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拓展必然要建立在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的基础之上,同时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标本兼治,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教师简介:杨小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6. 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课程时长:141分钟(四讲、4学时)

课程简介:本课程紧紧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解读如何形成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补齐短板,奠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以社会公正作为基础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教师简介:金国坤,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法学部主任,教授

经济建设

7.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课程时长:103分钟(三讲、2.5学时)

课程简介:本课程紧紧围绕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解读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进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

教师简介:张玉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博导,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战略研究国家项目首席科学家

科学人文

8. 可以养活、养好70亿人的新农业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一提起有机农业,大家都想回到自然传统的农耕方式,他严肃地说:农业的进步不是往回走,而是要用先进的技术武装农业,克服化学农业带来的弊端,他用“微生物”改良土壤,用“厌氧生物发酵”技术将农业和生活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条带降低病虫害,解决了有机农业的三个主要瓶颈,大幅度提升了有机农业生产效率,他认为有机农业完全有可能成为养活地球上70亿人的新的农业生产方式。

教师简介:韩农,上海特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会长

9. 微生物发酵床时代的养猪革命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猪肉是刚需,但饲料只有30%转化成猪肉,70%都转化成猪粪造成严重污染,看农业科学家如何解决这两难困境,让养猪=+饲料+肥料+零污染。

教师简介:刘波,福建省农科院原院长,研究员,微生物菌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0. 神奇的基因,科学揭秘番茄的智慧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植物(番茄)跟动物最大的不同是它遇见敌人不能逃跑。因此面对各种害虫的危害,它有不同的防御策略:例如对于咀嚼式的昆虫它会产生一种白酶抑制剂,并通过茉莉酸让整株植物形成系统性防御,让虫子消化不良,同时它根据“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分泌出茉莉酸引来寄生蜂吃掉昆虫。通过番茄基因的研究,还可以培育出既好看又好吃,既含番茄红素又含花青素的番茄。这个既是水果又是蔬菜的番茄还包含着很多令科学家着迷的奥秘,你想知道吗?

教师简介:李传友,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

11. 中国发现改变世界恒星演化理论的黑洞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作为航天器返回的核心技术之一,降落伞是保证航天器安全着陆和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面对国外高昂的转让费和技术壁垒,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攻克难关,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

教师简介:王松,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助理研究员、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

12. 让航天员安全回家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作为航天器返回的核心技术之一,降落伞是保证航天器安全着陆和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方式。面对国外高昂的转让费和技术壁垒,中国航天人自主创新、攻克难关,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自主掌握航天器返回技术的国家。

教师简介:黄伟,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回收着陆专业总工程师

13. 睁开“天眼”看宇宙,FAST的中国智慧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位于贵州大窝凼的地球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天眼”被誉为国之重器,作为FAST的调试负责人,姜鹏研究员告诉我们这个500米口径的一个射电望远镜(大锅),它的索网是由6000多个钢索编织而成,挂在一个500米直径的环梁上,4450块反射面单元挂在索网节点上,它在跨度、耐疲劳和精度三项都是世界第一的。FAST在调试观测阶段,就发现了六颗脉冲星,它相对其他国家的望远镜有明显优势,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一个望远镜。

教师简介:姜鹏,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导,FAST调试组组长

14. 把科幻做成科学,月宫一号的太空农场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人类要进行星际旅行或者太空长期生活都需要一个类地球生活环境的全封闭的生命保障系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女教授刘红就专攻于此,在她的指导下,她的团队三人2015年首次在“月宫一号”依靠“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成功封闭105天的实验,让大家看到了人类在月球长期生活的可能。今天,月宫一号密闭生存已经达到370天,创下世界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实验纪录,它未来可应用于帮助人类长期在太空生存。你想知道她们是如何实现的吗?

教师简介:刘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通讯院士

15. 北斗羲和比GPS更精准的定位导航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大家知道导航定位都是靠卫星来实现,邓中亮教授团队却主持研发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室内外高精度定位实验系统,今天移动通信无所不在,这样中国室外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室内以移动通信网为基础的“羲和”系统,实现了室内外协同实时精密定位,定位导航精度一举超过GPS,这么牛的定位导航系统,你想了解一下吗?

教师简介:邓中亮,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智能通信、导航与微纳系统实验室主任,中央电视台2014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16. 区块链,中国能否成为领跑者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蒸汽机、电力、计算机、互联网,我们都是追随者甚至被迫接受者,今天面对第五大科技文明“区块链”的来临,中国能否成为领跑者。

教师简介:吕廷杰,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

17. 刷新世界观的新地图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美国在中国的东边吗?400年前利玛窦绘制的世界地图影响至今,他换了个角度,历经20年绘制了新版世界地图,让北京飞纽约的航线缩短了8000公里,让中国的北斗更精准地服务于世界,完成了世界地图的双经双纬全家福。

教师简介:郝晓光,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大地测量专业委员会会员

18. 跑在地震前面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地震预报是一个难题!但是他说:如果做好地震预警,也能够大幅减少地震的危害。目前地震预警网已覆盖中国大部分地区,并成功预警50余次破坏性地震,无一误报漏报。

教师简介:王暾,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

19. 启航”发现“,领跑世界的中国的深海探测技术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张鑫和他的团队通过“发现”号上的机器人用独创的原位探测技术,带我们认识几千米甚至万米以下的深海极端环境里的生命世界。从无到有,他们让中国的深海探测技术领跑世界。

教师简介:张鑫,中科院海洋所特聘研究员

20. 当代鲁班,中华榫卯智慧的传承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他突破了鲁班锁千年未锁定的难题,创新了榫卯的应用。7108个零件一座祈年殿、7169个零件一座赵州桥……他用一榫一卯讲述文化和智慧。

教师简介:王震华,卯榫匠人

21. 实证 中华文明五千年 —从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说开去

课程时长:17分钟(一讲、0.5学时)

课程简介:总有那么一些人用外国人的所谓“文明标准”,质疑中国的五千年文明史。费新碑教授用翔实的资料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证明了“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五千年从未间断的,具有长度,广度,高度的原生文明”。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文明的范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得到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也让人们看到1968年英国学者丹尼尔定义的“文字、城市、礼仪建筑”三个文明标准的局限性。演讲中费教授概括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六个特征,你想知道吗?

教师简介:费新碑,艺术史和费新碑,文化学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媒体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丝绸之路数字三维全景地图》项目负责人

心理与健康

22. 科学防疫与治理能力之疫情与国家

1)疫情与国家系列之一:流感为什么会一直存在

课程时长:9分钟

课程简介:从1580年人类首次对流感暴发有详尽记载以来,流感呈现周期性暴发特征。小流行大约每23年一次,大流行大约每1015年一次。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每年全球大约有20%30%的儿童和5%10%的成人患上流感。那么,为什么流感不能像天花那样被彻底消灭?为什么流感病毒如此喜欢常驻人间?

2)疫情与国家系列之二:看疫情如何改变国家命运

课程时长:9分钟

课程简介:疫情与国家安全的联系自古有之。因为瘟疫,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失去强国地位;因为疟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最终被毁灭;因为伤寒病,军事天才拿破仑终究未能全面称霸欧洲。疫情不仅影响着诸多政治事件、军事事件,甚至还改写着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命运。

3)疫情与国家系列之三:传染病与国家安全

课程时长:10分钟

课程简介:古往今来,传染病通过人口锐减、影响战争进程和结果、造成社会动荡等形式威胁着国家安全。2003SARS疫情的暴发,不仅给中国人民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给中国政治、经济、外交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同时也揭开了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关注传染病与国家安全问题的开端。

4)疫情与国家系列之四:传染病上升为国家安全问题的争论

课程时长:10分钟

课程简介: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引发各国普遍关注,成为全球性问题。虽然有关传染病与安全领域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加,但长期以来,由于安全长期与军事安全等同,传染病则属医学领域等一系列固有认识,人们对传染病是否应该上升为国家安全领域,也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和观点。

5)疫情与国家系列之五: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意味着什么

课程时长:9分钟

课程简介: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党中央为何如此重视生物安全?提出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总体安全的层面,又意味着什么?

6)疫情与国家系列之六:传染病与军事安全

课程时长:11分钟

课程简介:有数据显示,仅19902004的十四年间,全球共爆发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就达540起,平均每年高达39起。人们以往关注战争冲突时,总是会将目光停留在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上,认为这是影响军事结果的重要原因。但流行病学和历史学专家却认为,传染病才是削弱军队战斗力、影响军事行动、甚至改变军事结果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

7)疫情与国家系列之七:传染病与政治安全

课程时长:11分钟

课程简介: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目的所在。长久以来,似乎避免军事威胁,就可以保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但事实上,传染病不仅能通过威胁军事安全来影响和威胁政治安全,传染病本身也是政治安全的直接威胁因素之一。

8)疫情与国家系列之八:传染病与非传统安全

课程时长:10分钟

课程简介:随着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的迅速发展,非传统安全威胁严重影响着社会稳定和国家间关系,并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生存与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带来的威胁,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课题。传染病算不算非传统安全?非传统安全又有哪些特征?

9)疫情与国家系列之九: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课程时长:11分钟

课程简介: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世界经济骤然陷入重重困境和重压。疫情之下,美国失业人数不断上升,意大利220多万家企业相继被迫停产,全球最大的汽车工厂均无法恢复运营。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冲击着全球总需求和总供给。那么,疫情的暴发又给中国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

10)疫情与国家系列之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国家高科技应用

课程时长:13分钟

课程简介:随着疫情发展,由高科技驱动的疫情防控迅速在全国铺开,其应用场景不断涌现,应用范围持续拓展。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快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交通、医疗、教育、生活等领域加速深度融合,成为中国战“疫”强而有力的武器之一。

教师简介:专家组

 

 

 

 

                           安徽干部网络学院

                            2020520


  • 0551-62636999
  • ahgbjy@189.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