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线2021年4月选修课程的通知
时间:2021-04-16 浏览数:39218

各位学员:

20214月选修课程已经上线,欢迎大家选学,后期将陆续推出更多课程。本期课程名单如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 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能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能力的重要论述

课程时长:85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习近平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的政治能力,才能做到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那么,政治能力的内涵有哪些?提高政治能力的路径有哪些?本课程将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阐述。

教师简介:唐爱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2. 以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讲话精神为指导 积极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课程时长:80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20211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过去一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深刻阐述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要深入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政治定力,做到态度不能变、决心不能减、尺度不能松,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本课程重点分析了过去一年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的重大成果,深刻阐述了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新任务,说明了如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做好纪检监察工作。

教师简介:曹鹏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教授

3. 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 着力维护党和国家政治安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辅导报告

课程时长:82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 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必须清醒看到,腐败这个党执政的最大风险仍然存在,存量还未清底,增量仍有发生。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威胁党和国家政治安全。本课程主要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目前的基本形势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对反腐败斗争的政治引领作用,从政治安全的高度来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政治要求以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五个方面展开阐述。

教师简介: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

4. 切实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领导——学习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

课程时长:81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20211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本课程重点讲解了如何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和如何不断提高贯彻落实“三新”能力。

教师简介:胡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央党校报刊社副社长

5. 在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 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课程时长:71分钟(两讲、1.5学时)

课程简介:“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在阐述对台工作决策部署时,首先强调“必须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那么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利弊因素有哪些?未来推进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的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分别是什么?本课程将对以上问题进行一一阐述。

教师简介:朱卫东,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6.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安全的重要论述

课程时长:84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国家安全工作是党治国理政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国泰民安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课程深入阐释了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讲解了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分析了如何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

教师简介:赵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建设

7. 明确各级党建工作职责,强化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

课程时长:111分钟(四讲、2.5学时)

课程简介:城市基层党建,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引领城市基层治理。逐级明确城市基层党建职责任务,逐级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四级联动体系,有助于加快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本讲课程首先对构建四级联动体系这一新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模式的背景进行介绍,指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是老问题、新问题、大问题;分析了现代城市管理综合性的特点。其次,讲解了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的战略思维;指出解决城市基层和基层党建工作,要有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介绍了建立四级联动体系的指导思想、具体要求、根据、原则、目标、落实和作用。接着,介绍了四级联动体系的优点及关键点;从统一思想、严守纪律,明确职责、密切协同,创新制度安排三方面讲解了如何让四级联动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最后,讲解了如何创新制度安排,从制度上保证联动;介绍了如何加强和完善网格党建,保证基层治理落到实处。

教师简介:姚桓,北京党建智库首席专家

党史党风

8.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与启示

课程时长:85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历史,更是一部经受各种风险考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历史。本讲课程介绍了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的,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过程,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启示。

教师简介:祝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毛泽东思想教研室主任、教授

宪法法律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点问题解答

1)优化业主团体表决规则 鼓励业主参与自治

课程时长:7分钟

2)居住权制度新规定 实现“居者有其屋”

课程时长:5分钟

3)为非典型担保合同“正名”

课程时长:7分钟

4)英雄烈士的名誉、荣誉不容侵犯

课程时长:5分钟

5)新冠疫情之下 聚焦不可抗力和情势变更新规定

课程时长:6分钟

6)合同保证方式如何推定?

课程时长:5分钟

7)应该保护胎儿权益吗?

课程时长:5分钟

8)孩子没有监护人怎么办?

课程时长:5分钟

课程简介:20205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为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民法典的重要内容,做好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特别推出微专题,邀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院长,刘智慧教授,结合当下热点话题对民法典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教师简介:刘智慧,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副院长、教授

政治建设

10. 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课程时长:82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一国两制”是党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本讲课程主要介绍了“一国两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一国两制”的国家理性、“一国两制”的制度化、香港国安法与全面管治权、“一国两制”台湾方案的制度构想、在民族复兴进程中完善“一国两制”等内容。

教师简介:田飞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学院副教授

11. 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进一步构建反腐败机制

课程时长:86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本课程重点讲解了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意义,以及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部署,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

教师简介:陈凯龙,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

12. 坚持推进国际共同安全,推动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

课程时长:124分钟(四讲、3.5学时)

课程简介: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关系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为解决全球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中国方案。本课程以全球安全观为主题,首先介绍了全球安全观的提出及主要内容;阐述了全球安全观提出的背景。其次介绍了西方安全观中的均势安全观、霸权安全观和集体安全观内容,相互依赖安全观、民主安全观、构建主义安全观内容并对比阐述了全球安全观的超越之处。再次,明确了当前国际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强权政治大行其道,安全合作严重受挫,安全热点不断升温等。最后,重点阐述了如何推动构建全球安全观的建议,包括大力宣传推广全球安全观,维护共同安全,加强全球安全合作,推进可持续安全,以发展保安全,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体系。

教师简介:李忠,中国社科院国际法所法治战略部主任

经济建设

13. 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1)农民合作社登记注册与程序

课程时长:8分钟

2)农民合作社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

课程时长:8分钟

3)农民合作社盈余分配

课程时长:5分钟

4)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评定与监测

课程时长:7分钟

5)抱团发展 增强市场竞争力——江苏省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案例

课程时长:12分钟

6)电商类合作社发展模式——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案例

课程时长:4分钟

课程简介:本课程介绍了农民合作社登记注册和相关程序,以及之后运行中的财务管理及盈余分配等问题,同时以江苏省高邮市阳光特种水产专业合作社以及圣野浆果专业合作社进行案例分析,具体介绍合作社发展模式。

教师简介:李政良,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合作经济处主任科员

14. 国内外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及特点

课程时长:113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软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智慧产物,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和商品。在新时代,软件已成为一种基础性工程。本课程以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题,首先介绍了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定义与价值,指出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国家的发展模式,包括美国模式、印度模式、日韩模式,并基于此,进一步总结了国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启示。其次,介绍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主要商业发展模式,包括软硬件结合模式;基于软件、内容和终端的产业链整合模式;贯穿全业务流程的综合集成发展模式;从卖产品走向卖服务的云服务模式;多元化的大数据商业模式;三位一体、软硬结合的工业互联网模式等;指出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背景。接着,介绍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文件,着重介绍了十五种新模式和新业态。最后,就我国目前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就推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教师简介:安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15. 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与地方政府作为

课程时长:107分钟(三讲、2.5学时)

课程简介:交通和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硬件”,其中产业包括主导产业、重点企业、专业园区和行业组织。营商环境和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重要的“软件”,评价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有很多的标准。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必须做到放、管、服、帮。

教师简介:周跃辉,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教授

16. 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

课程时长:87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科技行业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新技术不断结合,将对金融行业的创新升级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本课程梳理了金融创新的概念及发展历程,重点分析了科技如何推动金融创新,详细介绍了金融科技的应用模式与案例,及对金融科技前景的展望。

教师简介:何平,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17. 重大成就 重点目标 重要举措——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课程时长:86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20213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本课程主要对2020年的工作成就和“十三五”时期的辉煌成就进行了回顾,介绍了“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阐释了2021年重点工作安排,指出要直面问题和挑战,尽心竭力改进工作,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教师简介:周文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8. 创新宏观调控框架 保持经济健康发展——学习2021年全国两会精神

课程时长:88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因此,我们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以应对宏观经济运行中面临的风险与压力。完善宏观调控的基本框架,厘清财政政策的措施与要点以及货币政策的措施与要点。

教师简介:张鹏,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19. 金融回归本源 服务实体经济

课程时长:86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金融是国之重器,是国民经济的血脉。自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以来,我国整个金融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沿着金融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展开,金融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疫情以来的金融政策与改革走向主要分为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短期政策主要与“六保”有关,长期政策主要与资本市场和银行业有关。金融业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体现在小微普惠金融领域、产业升级、区域一体化和风险处置等方面。

教师简介:曾刚,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教授

20.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课程时长:68分钟(两讲、1.5学时)

课程简介:20212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8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本讲课程主要介绍了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总体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等内容。

教师简介:郑风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1. 统筹发展与安全的六大战略性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

课程时长:99分钟(三讲、2.5学时)

课程简介:20204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这篇重要讲话中,总书记结合疫情防控阐述了对涉及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着重从发展战略角度谈了几个问题。202011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本课程结合这篇文章,分析了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安全问题凸现的形势,讲解了国家经济政治安全的重要发展支柱是扩大内需战略、产业链现代化、自主创新、城市化战略,阐明了生态安全与生命安全是国家重要的安全防线。

教师简介:王小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研究员

文化建设

22. 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敦煌

课程时长:111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敦煌,是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如果说古代之敦煌,因其是丝绸之路上的国际商贸中心而“盛”;今天的敦煌,则是因多元文化的传承而“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敦煌文化近年来引起全社会甚至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本课程结合丰富的资料,主要介绍了敦煌文化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玉门关、北大像、南大像、莫高窟第220窟、第268窟等敦煌文化知识。

教师简介:宁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特聘教授

23. 如何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

课程时长:79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本讲课程主要介绍了何为精神、何为中国精神、为何要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哪里、如何构筑新时代中国精神等内容。

教师简介:李俭,中宣部原政研所研究员

24. 敦煌与文化自信

课程时长:66分钟(两讲、1.5学时)

课程简介:习近平指出,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既要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背后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精神支撑。本课程主要将从敦煌与丝绸之路,以敦煌为中心的丝路文化内涵,彰显文化自信的敦煌文化,敦煌的对外交流和外来文化等方面展开阐述。

教师简介:郑炳林,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5.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目标

课程时长:84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本课程重点介绍了考古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讲解了考古研究成果的历史系联,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建设重点。

教师简介:孙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社会建设

26. 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策略

课程时长:95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为我们在传统生活当中消费更多、更便利的食品带来了较大便捷程度,同时也丰富了生活的内容,提高了生活的质量。但与此同时,网络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新时代新背景下,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着新的挑战。本课程首先着重介绍了我国网络食品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特征,包括我国网络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其次,简要阐述了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与特征,对我国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现状展开分析,分别介绍了国家目前关于网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以及政府承担的线下、线上监督检查的监管责任,包括第三方平台和其他主体所承担的网络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并对我国网络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简要介绍了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和日本的经验;最后阐述了网络食品安全监管的趋势与建议。

教师简介:刘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27. 如何开展好互联网+妇联工作

课程时长:75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善用网络,才能紧跟时代,贴近妇女。如何开展互联网+妇联工作,是现在妇联工作的重点。本课程首先介绍了做好互联网+妇联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说明了互联网+妇联工作的做法与进展,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新媒体矩阵以及开展线上服务。其次,讲解了当前互联网+妇联工作形势、当前互联网+妇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要强化妇联组织的互联网思维。最后,介绍了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妇联工作的其他五个途径,主要包括:继续扩大新媒体矩阵覆盖面、增强新媒体传播效能、强化线上线下服务职能融合、建设互联网+妇联人才队伍以及建立对互联网和新媒体工作的考核激励机制。

教师简介:石鑫,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

28. 积极应对,筑牢国有企业网络安全防线

课程时长:112分钟(三讲、3学时)

课程简介:网络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各国在网络空间上的争夺、较量与合作将成为常态,网络安全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网络安全防护至关重要。本课程主要阐述了积极应对,筑牢国有企业网络安全防线。首先,课程分析了网络信息安全的三个观点,讲解了国内外关于网络安全的具体案例,强调了网络安全的理念。其次,分析了网络安全的特点,讲解了网络安全的本质,重点分析了网络安全的核心内容并强调了网络安全法及等级保护要求。最后,课程分析了网络安全法及等级保护要求,重点介绍了等级保护2.0的相关概念,讲解了国有企业网络安全防护的相关建议。

教师简介:邵国安,国家信息中心安全管理处原处长

29. “城市病”治理与国际经验借鉴

课程时长:93分钟(两讲、2.5学时)

课程简介:“城市病”是指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及相关发展要素向大城市过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表现为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本课程将从“城市病”概念、分类及特征,我国“城市病”的主要表现,我国“城市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城市病”治理的国际经验,借鉴国际经验治理我国“城市病”的思考与建议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教师简介:赵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30. 提问背后的学问——领导干部公共沟通语言艺术

1)一次堪称教科书的领导讲话

课程时长:7分钟

2)小题大做

课程时长:4分钟

3)以点“代”面

课程时长:3分钟

4)找到真问题

课程时长:6分钟

5)内外有别

课程时长:5分钟

6)反问

课程时长:5分钟

7)幽它一默

课程时长:4分钟

8)制造幽默的技巧

课程时长:5分钟

9)话语重述

课程时长:4分钟

10)包容性思维

课程时长:5分钟

11)发散思维

课程时长:5分钟

12)负面设问

课程时长:4分钟

13)侧面提问

课程时长:6分钟

14)一些不合时宜的政治修辞——不要恐慌

课程时长:2分钟

15)逻辑谬误——稻草人谬误

课程时长:9分钟(两讲)

16)假设提问

课程时长:4分钟

课程简介:政府既是媒体管理者,同时也是媒体的监督对象。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在媒体的监督下开展工作。在进行公共沟通时,领导干部应如何以真诚沟通的态度,恰如其分地公开政务信息,满足公众知情权呢? 本专题邀请到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王彩平,分析当前领导干部公共沟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闻和传播规律、公众舆论的基本特点和舆论引导的重要性,以及记者是如何设置问题的、领导干部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方法和技巧来回应记者提出的问题,等等。以期能够为提升领导干部的媒介素养提供更加专业和具体的指导。

教师简介:王彩平,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副教授

科学人文

31. 北京猿人

课程时长:85分钟(两讲、2学时)

课程简介:北京猿人,一种生活在距今70-20万年前的远古直立人群,自上世纪20年代发现以来就备受学术界的瞩目,成为研究人类起源发展的重要一环。那么,北京猿人及其文化遗存的发现经过是怎么样的?北京猿人的学术价值与地位有哪些?北京猿人是如何制作工具的?北京猿人是如何使用火的?北京猿人是残暴的食人族吗?北京猿人是我们的祖先吗?丢失的北京猿人化石会在哪里?本课程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讲解。

教师简介:高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安徽干部网络学院

2021416


  • 0551-62636999
  • ahgbjy@189.cn